厦门大学电影产业研究中心凭借在影视产业研究领域的突出成果与学术影响力,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2025年AMI智库。这是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其在学术研究、政策服务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得到国家级平台的高度认可。

AMI智库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导的全国性权威智库评价体系,通过吸引力(Attraction)、管理力(Management)、影响力(Impact)三维指标定期遴选优秀智库,旨在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科学化发展,提升智库在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中的核心竞争力。AMI智库的入选不仅代表着学术水平的肯定,更意味着在政策咨询、产业实践以及国际合作中的重要话语权。
多年来,厦门大学电影产业研究中心围绕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影视发展、跨境合作与文化传播等前沿议题,持续开展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未来,中心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
深耕产业研究,探索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服务政策决策,支持国家和地方影视产业发展;
拓展国际交流,提升中国影视的全球传播力与影响力;
加强人才培养,为行业输送兼具学术视野与产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入选,不仅是对中心多年努力的认可,更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电影产业研究中心将继续以建设高端智库为目标,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积极贡献智慧力量。
厦门大学电影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厦门大学电影产业研究中心于2020年正式成立,以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的综合平台及戏剧影视系的专业学科优势为依托,由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晓红教授担任负责人和首席专家,是福建省新型智库重点培育单位,也是国内较早专注于电影产业研究的智库平台之一。
中心坚持“学术研究、政策咨询、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紧密对接国家关于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的战略部署,围绕电影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影视产业发展战略、跨域影视合作机制、影视文化传播与产业政策、华语影视的文献传承等核心议题开展研究。
自成立以来,中心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以及多项省市重点研究项目,并积极服务于金鸡百花电影节长期落户厦门的战略研究。中心以推动学术创新、服务文化产业和助力国家战略为己任,在学术研究、政策建议、行业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已逐步形成鲜明特色。未来,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发展方针,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影产业研究智库,为繁荣中国电影事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提供智库支持。
文:蒲亚萍